原创声明:本人原创文章,谢绝抄袭,违者必究这几年,美国对我国半导体业进行打压,涉及到的不仅有芯片和光刻机这些硬件还有设计
原创声明:本人原创文章,谢绝抄袭,违者必究
这几年,美国对我国半导体业进行打压,涉及到的不仅有芯片和光刻机这些硬件还有设计芯片用的EDA工具等工业软件。
但在这几年中,华为和其他中国企业一起,也取得了许多软件上的突破,比如14纳米级别的EDA工具国产化等。最近,华为又宣布了一项重大成果,他们实现了ERP管理系统的自主替代,研发出了自己的Meta ERP 系统。
电子设备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,一家大型企业则是由许多分工不同部门和人员组成的。手机需要操作系统,而管理现代大型企业,也需要计算机信息化系统。ERP系统,也就是企业资源计划,就是这样一种帮助企业整合所有资源,协调上下游产业链信息的管理系统,它就像企业的“中枢神经”一样,统领全局。这次华为公布自己的“Meta ERP”,也意味着华为在软件研发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。
华为在软件研发上的全面布局
华为从遭到美国“出口清单”限制之前,就为了防止在软件方面也被“卡脖子”,开始进行自主研发。2019年,谷歌宣布停止向华为提供安卓系统相关服务,同年,华为则公布了自主研发的鸿蒙系统。现在,华为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登自研设备都用上了这套系统,但华为的在软件研发上的布局远不止于此。
除了鸿蒙系统,这几年,华为还在设计芯片的EDA工具、设计电路板的PCB工具和设计电气系统的CAD工具上都进行了多项国产替代。
今年3月,华为在年报发布会上就提到过要在4月份公布Meta ERP系统。就在几天前,华为说到做到,公布了这款系统。ERP系统,是企业用到的最重要的软件。2019年,华为开始被针对,原有的ERP软件服务商也停止了对华为的升级服务。华为凭着旧系统支撑这三年的业务,同时加大投入,进行自主研发替代。
华为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,每天平均要处理70多万订单,开票20多万行,会计分录1500万行,如此庞大的数据量,必须要有相应的ERP系统进行处理。
研发和替换新系统绝不是容易的事。旧系统原有几千个数据点,需要重新布设。过去多年来的形成的操作流程也都固化在旧系统上,换了新系统需要迁移。普通人换一台新手机或新电脑都难免经历几天“阵痛”,何况这样一个大企业进行系统替换。这本身就成了对华为来说牵涉面最广的一次“高难动作”。
三年里,华为动用了数千名员工,联合用友、金蝶等多家国内公司进行开发,采用了云原生构架和实时智能等技术,从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到编译器和语言全部进行自主研发,终于实现了系统在多个场景下的应用。目前,华为Meta ERP已经被应用到了华为的各项业务中,处理80%的业务量,而且经过了多次结算的考验,运行良好。
国产商用软件正在奋起直追
经过这几年的发展,本土的用友、浪潮、金蝶等企业已经占有了国内ERP市场将近80%的份额,但在高端ERP市场中,SAP和Oracle仍然合计占比超50%。国内的软件企业在技术上和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。任正非曾经表示,在软件上我们还是落后的,但终有一天会“变得强大”。
这次华为官宣Meta ERP系统,不仅解决了断供危机,还展示了自己在软件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,同时也给国内的软件研发企业提振了信心。目前Meta ERP系统只在华为内部应用,但任正非表示,未来许多设计工具都将在华为云上公开,这意味着,华为以后也可能把Meta ERP公开推广。
在高科技产业中,工业软件的重要性不亚于硬件生产。一款优秀的工业软件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和验证的时间,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。比如EDA工具软件就被称为“芯片之母”,足见其重要性。但是长期以来,中国制造业都存在“重硬轻软”的问题。目前,中国大部分工厂使用的都是国外的工业软件,如果国外真的禁止中国继续使用这些软件,中国的制造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。
工业软件的开发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生产经验的积累,也需要长时间的资金投入。目前,全球范围内,工业软件实力最强的依然是美国,其次是日本和德国、法国等国家,中国仍然处在较低端位置。而美国对中国的“出口清单”也包含了EDA工具,这就使得我国的半导体业在设备、芯片和软件等各方面都陷入了被动。未来,中国企业需要做到不管美国怎么拉清单,都不怕被卡,在软件研发方面,还需要加大力度。
总结
近日,华为公布了自主研发的Meta ERP系统,并且宣布其通过多次结算考验,运行良好。这也是华为这几年来在软件研发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。和硬件相比,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短板更加明显,需要国内软件研发企业奋起直追,尤其是向高端软件迈进,让中国企业再不畏惧打压。
TAG:任正非,文章,系统,企业